为大力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更加精准地指导各地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6月13日,赣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团深入定南县,指导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定南、龙南、全南、安远、寻乌等南部片区县(市)中小学书记校长和骨干教师。
在活动现场,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令人眼前一亮。定南县第一小学教师范茹冰在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与关联——图形的认识》课堂上,巧妙地将AI软件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融合。她依据教学实际需求,精准调取平台上的优质资源,通过创新实践,成功打造出思维可视化、对话立体化、评价精准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传统复习课注入了全新活力,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回顾变得妙趣横生,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随后,副校长谢丽萍以《化繁为简 以简驭深》为题,对六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进行了精彩说课。她深度挖掘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依托数字化资源、智能化工具与可视化评价,搭建起了一座通向世界名著殿堂的桥梁。在她的引领下,大家仿佛穿梭于经典文学的瑰丽花园,名著中深邃的人文精神借助智慧教育的创新载体,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激发了学生们对经典文学的热爱。
赣州市嵯峨寺小学教师朱秀奇带来了《解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百宝箱”》的专题分享。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剖析了“百宝箱”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深度解读了日常教学与前沿技术工具的融合路径。分享内容干货满满,不仅全景展现了中小学智慧平台的强大功能,更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份极具实操性的应用指南,让教师们对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市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专家团首席专家、章贡区教学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陈旭军在《基于平台场景应用典型案例的痛点剖析与提升策略》分享中,以定南县第一小学教师范茹冰、谢丽萍的现场课例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平台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她提出了“以课堂为阵地、以平台为引擎”的实践路径,并强调:“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创新、资源整合方面成效显著,教师要善于运用平台的‘百宝箱’,将优质资源转化为教学创新动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赣州章江路小学党总支书记罗蔚以《基于平台应用,重构学校教育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系统擘画了学校智慧教育发展的蓝图。她提出通过搭建“制度保障、教研推动、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应用体系,创新构建“教师—学生—机师”协同共进的教育新生态,为推动智慧教育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赣州滨江第二小学校长刘德昌以《数字赋能教育 智慧引领未来——以“33N”工作法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为题,详细解读了“33N”工作法,展示了如何通过“三步走战略、三条融合路径、N个品牌项目”实现平台应用的全域覆盖。他号召老师们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提升教学能力、理论素养、数字水平的得力工具,充分释放平台的价值,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座谈交流会上,龙南市、全南县、寻乌县、安远县和定南县等县汇报了国家平台推广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惑。专家团成员针对各县在平台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分享了自身在平台推广和应用中的成功经验,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让大家受益匪浅。
赣州市教师发展中心表示,将以专家团队工作室为引领,进一步完善“专家指导— 区域辐射 — 校本实践 ”的推进机制,确保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全市实现100%覆盖,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