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全:上学路上携爱同行

2014-05-10 江西省电教馆 admin 点击数

刘锡全,萍乡上栗县福田镇的一名教师。

  在上栗县福田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乡村教师,带领学生每天穿越一段1500米长的盘山国道,10年来近4000多次穿越险境!为了孩子,他自创了几条奖罚分明的“交通法规”;为了孩子,他用交警部门给他的奖励换回两面交通警示牌——他就是上栗县文歧小学教师刘锡全。

  这些年来,在这条求学路上,究竟护送过多少个孩子,刘锡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他只能模糊地记得,最多的一年,他带过102个,最少的时候,也有 80多个。在他的呵护下,一茬茬的山里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离开了小山村,开始一种全新的城镇生活,而这个山村小学的老师,却依旧生活在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日子里。

  求学路上的“S”形险道

  文歧小学是上栗县福田镇桃文村唯一的一所学校。该校建在位置较高的山腰上,有约200名学生,其中有近半学生住在山下的桃花冲,距学校有2公里。这些孩子每天沿着319国道,穿越1500米险道后到达山上的岔路口,最后来到位于半山腰的文歧小学读书。

  近日,记者与当地一位村民一起,从山下的桃花冲起步,顺着盘山而上约有8米宽的319国道,徒步穿越了6道陡坡弯道和多个可能发生塌方滑坡的险峰之后发现,这些陡坡和呈90度直角的弯道夹在险峰之中,形成“S”形的险隘关口。路上不断有拉煤的大货车高速行驶在窄窄的路面上。让人感觉每一辆车经过都是与自己擦身而过,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呼啸而过的车辆剐走。据同行的村民介绍,这段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因为没有其他路可走,孩子们不得不每天走这条路。

  一切为了94个孩子

  刘锡全今年53岁,是文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家住上栗县福田镇桃文村桃花冲319国道旁边。从2003年秋开学时起,学校领导就将居住在桃花冲的94名小学生交给了他,请他每天护送学生上下学。

  下午4时,下课铃一响,同学们陆续走出校门,除了山上住得近的和一小部分被家长接走外,余下桃花冲的学生都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排成队走向319国道。在刘锡全的护送下,一批批有序地沿着路肩回家。

  10年来,刘锡全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坚守着。他说,小学生大多生性顽皮好动,就像一只只不肯安静的小兔子,时而打闹,时而推挤,带着他们过马路,常要多长上几双眼睛,时刻关注他们的动静,及时纠正他们不合规的举动……学生家长都说,他就像一只护送小鸡的“母鸡”,细致周到、尽职尽责,让人感动。

  今年这94名学生来自6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刘锡全按照年级选出了5名队长,分别负责每天上学放学穿越国道的交通安全。刘锡全自己则当起了学前班和一年级的队长。之后,刘锡全独创了几条奖罚分明的“交通法规”,比如列队前进时学生走出路肩上的白色警戒线,队长就会扣这名同学2分,并记录在本子上;比如甲同学摔倒了,而身后的乙同学迅速扶他起来,乙同学便会获得2分奖励。这一招非常见效,一些调皮好动的学生,在穿越国道时老实了,一些不爱帮忙的同学,看见同学有困难,便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从死神面前抢回学生

  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两次穿越在险象环生的国道上,尽管长期涉险而不伤,但有两次,刘锡全至今余悸未消。

  2008年5月27日早上,刘锡全带着近百名学生,冒着暴雨从山下顺着国道盘山而上,靠着右边的路肩走了约1公里,突然一块一米见方的大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听到“嗖嗖”的滚动声后,刘锡全意识到可能要发生小面积的山体塌方,于是立即朝队伍大喊“要塌方了”,一边截断了队伍。在刘锡全的连推带拉下,近百米长的学生队伍让出了一个缺口,近百名学生毫发未伤避开了从上而下的大石头。

  刘锡全说,如果那次避之不及,极可能造成群死群伤。

  因为上学路途险恶,学生中午不愿回家就餐,所以每天早上学生们都会用保温桶带好午饭在学校用餐。前不久,刘锡全带着队伍刚拐过了一个大弯,突然一个同学手上的保温桶盖子掉了,因为队伍正在陡坡上行走,盖子朝山下滚去。该同学见状,情急之中下意识地跑过去捡拾,这时一辆拉煤的大货车正好从山顶飞驰而下,刘锡全大喊一声,喊醒了司机后,危急之中大货车避开了正在弯身捡盖子的同学。

  此后,刘锡全在自己制定的“交通法规”里加了一条,任何人丢了东西,当事人均不能情急拾捡,只可由队长视安全状况将失物捡回来交给当事人。

  他总是站在最危险的地方

  走在这段学生每天穿越的1500米国道上,除了国道仅有8米宽以外,连国道两旁的路肩有的地方也只有0.5米左右。

  每天早上,刘锡全都会带着一列整齐的队伍,从哪里经过。因为国道太窄了,地势也非常险恶,而车流量却越来越多,所以每天上学放学时稍有不慎即可造成群死群伤。为了让94名学生不受伤害,刘锡全总是要求学生们走在窄窄的路肩上,绝对不准允他们的脚步超过路肩上的白色警戒线。但是,作为队伍的指挥官,他自己却常常站在路肩的白色警戒线外。如果两辆大货会车或超车,刘锡全身体就真正与车身擦肩而过,令人非常担心。

  护送小学生回家的琐碎与难处,刘锡全深有感触:“平日,不下雨的时候还好,要是遇到下雨天,就让人更紧张了,一方面是过往车子的司机因雨雾阻隔,视线较为模糊,安全性降低,另一方面是学生撑起的一把把雨伞,时常挡住行进和护送的视线,增加了安全行进的难度。每当这时,他一点儿也不敢松懈,手势、号令更为忙碌,以便让车子及时停下、让学生安全穿行……刘锡全有时身体不舒服,想请假休息休息,可一想到那些等着上学的孩子,就坐不住了,又准时出现在护送的路上……

  写了一半的辞职书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刘锡全正式接受这个额外的职责,在没一分钱补贴的情况下,天天将近百名学童安全带到学校,之后自己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工作。这一护送,就是7年。

  从2003年开始,这一平凡而繁重的任务一直落到刘锡全的身上。

  刘锡全的爱人赖金香介绍,从第一天带着孩子穿越险恶路段上学时算起,刘锡全已有10年,按照每年210个学习日、每日上学放学两趟计算,刘锡全已在1500米的天险国道上穿越了近4000多次,凭着自己的细心谨慎和为人师者的博大爱心,刘锡全和近百名学生毫发未伤。

  但是,刘锡全的压力却无比沉重。刘锡全告诉记者,这么远的一段险路,谁能保证任何时候不出事?所以,刘锡全先后写了4次辞职书,但是,写到一半就没写了。因为在校老师中,就他一人住在山下的桃花冲,如果其他老师专门接送孩子,还要从山上走下来。自己是顺路,除了自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结束采访时,学校一位老师向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2006年下半年,上栗县交警大队的领导来到文歧小学,找到刘锡全,对刘锡全多年来带领学生穿越险道表示感谢和赞许。当时,交警大队领导表示要给刘锡全一点报酬时,刘锡全当场婉拒。但他也向领导提出,请求他们在桃花冲冲口上国道的岔路口和进学校的国道口分别设立警示牌,让过往车辆缓慢行驶。交警大队的领导当场答应。如今,两块显眼的大警示牌一直矗立在这两个路口。